博客嘛,就还有个博客的样子,虽然现在微博,朋友圈什么的快吧博客代替了,可是我依然愿意写博客,因为我的起步就在他们的后面,慢一“拍”。今天谈谈智能头机,首先搞清楚什么是头机,我肤浅的认为那是头戴耳机,事实上这种看法也没有什么错误。至于智能。。。。不好妄加评论,现在的东西挂个智能头衔,事实上都那么回事,我觉得能进我博客的都是高智商的,我就不多说了。为什么会有这种东西诞生?

1.认识我的人应该都知道我是半个音乐发烧友,为神马是半个,主要就是没钱,说白了,烧音乐就是烧钱,巨大的投入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付出的。节约成本就是社会上这些东西诞生的动力。这种玩意既是满足HIHF,又满足囊中羞涩的人群。

2.前端+后端的听歌方式,古老的话题,是时候改变了。集成音乐播放器+可穿戴设备+头戴耳机=智能耳机不过,很遗憾的是,我实在是找不到除了这两个理由的其他理由了。这个东西真的适合我吗?我看不一定。我在36Kr上面看见了对这样一个东西的评价,同时也看了VOW的用户的一些看法看法。真的会买吗?

2015-12-29更新:站长着手写了一篇测评,发表在什么值得买上:?http://post.smzdm.com/p/402034
20160213190113
乱入的水军,我只能表示呵呵。 :mad:

生活中遇到的问题(O_O)?

“专注户外走路场景下的听歌体验”

我觉得这句话还不科学,应该这样说,无法专注户外走路场景,作为一款头戴式耳机,隔音效果自然是不差的,这样无疑能够增强用户听歌时的体验,但是在走路或者户外运动时却很危险,比如:

1.后面有车来了,别人叫你,你没有特别注意就无法听见。当然,我并不知道这些厂商是如何优化的,我以前自己做过一些小APP,调用手机机身的麦克风和耳机的麦克风,直接把声音加入到你听的歌中,事实上,完全是徒劳,歌中有杂音,影响了听歌,手机和耳机线等等的杂音也入耳了。耳塞还好,大不了只戴一只耳朵,头戴式耳机想要做到“专注户外走路场景下的听歌体验”,呵呵。

2.耳机里面还有感应心情的玩意。暂时我还不知道怎么实现的,但是这让我联想到了国外的一个“耳朵”,就是戴在头上,你的心情就会改变耳朵。我想实际用处不大,因为你的心情可能并不可能机器能完美识别,就算是识别了,不同人群口味不同,也是徒劳。

3.耳机有个触摸屏,说是为了增强用户体验,虽然我也这样觉得。。。问题是,亚洲人普遍比欧美人矮小,屏幕+电池+…+单元,都是无形中增加了重量,说白了,戴着累啊。

语音交互

看见这个功能并不稀奇,稀奇是是,大多数人的思想就是语音交互=智能,智能感应这样的智能体验的确符合下一个人机交互的潮流,应该为年轻人点个赞,但如果是我,仅仅是有兴趣买一个这个产品玩玩而已。并且语音交互的争议也不断:

1.方言无法识别,我是重庆人,重庆话,用语音识别,必须阴阳怪气的说普通话,我一开口,旁边人就笑了。

2.比如我想听《喜欢你》,然后,你就在大街上面大叫“喜欢你”,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你。随时在线听歌耳机里面有WIFI,GPS,甚至是4G?我还以为是手机,真的有必要吗?我觉得没有。耳机里甚至还可以或许他真的只适合小众市场。制造商在宣传的时候说,是为了吸引Beats(原:魔声)那部分用户。

对于真HiFi发烧友:他们不够真正发烧,也没有提供较多的外置拓展。

对于普通用户:价格较贵,没有必要。事实上在价格和亲民的基础上,兴许还有用户来体验,如果直接就上高端,我想应该没有太多人关注。耳机就是耳机无论你是多么智能的头机,终究是个耳机,首先是个耳机,首先应该是个合格的耳机。

自己觉得的一点细节问题:换歌?有屏幕,需要取下耳机来找歌。听说可以滑动换歌,但那顶多是上一曲下一曲的区别,要想准确从内存里面翻出一条歌,还是需要取下耳机,或者手机上面有个app(ps:又回到了普通耳机的逻辑)来切换,或者就是语音操作,逻辑上依然不对。最后插一句看着很牛逼啊,观望一下。VOW请的是羽泉代言,你们呢?